2013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
發布時間:2017-01-03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在2014年6月10日召開的“2014年中國倉儲業大會”上,中國倉儲協會發布了《2014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2013年我國倉儲業發展總體平穩。商務部發出《關于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后,各地商務部門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倉儲業管理與指導;在我國經濟總體形勢影響下,電子商務倉庫設施及其物流體系建設、城市共同配送成為一年來發展熱點;受一些重大事件與事故的影響,中藥材倉儲、擔保存貨管理與冷庫安全管理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各類倉儲企業立足市場需求開拓發展取得新成績、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果。倉儲業發展顯示出良好發展前景。
一、全國倉儲業發展的總體狀況
(一)國家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全國物流整體運行良好,倉儲業發展平穩。2013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0.2萬億元,同比增長9.3%;物流業增加值3.9萬億元,同比增長8.5%;物流相關行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額34067.21億元,同比增長16.5%。(二)中國倉儲協會的調研數據表明,大中型倉儲企業在過去的一年里倉庫設施與業務規模都有較大增長。據對50家大中型常溫倉儲企業的調查,截止到2013年底倉庫總面積為1505.97萬平方米,較上年增加了29.8%,立體庫為366.04萬平方米,樓房庫192.9萬平方米,平房庫882.1萬平方米;據填報有效數據的45家企業顯示,201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95557萬噸,較上年增長31%;據填報有效數據的49家企業顯示,2013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共1351034萬元,較上年增長5.6%。
二、2013年倉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各類物流園區仍然是倉庫設施建設的主“戰場”,《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的發布,有望規范我國物流園區發展;(二)以普洛斯為代表的倉儲地產企業繼續發力,推動我國倉庫設施向立體化、大型化、網絡化方向發展;(三)電商企業加快“自建”物流設施,逐步“對外開放”設施資源,傳統物流企業艱難開拓電商倉儲服務;(四)新版GSP發布,對醫藥倉儲物流提出更高要求,為我國醫藥物流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發展機遇;(五)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六)金融倉儲如何實現規范化發展,引起社會各界重視,各類倉儲企業調整策略、苦煉內功,穩妥發展金融倉儲業務;(七)自助倉儲歷經6年發展,逐漸被廣泛接受,現已進入高速成長期;(八)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加快,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面臨許多困難;(九)倉儲標準化工作進展顯著;(十)倉儲業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果,涌現一批示范企業;(十一)倉儲業新設備與技術的應用出現一些新亮點。
三、倉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在宏觀管理方面:倉儲業管理體制難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倉儲管理法規與標準不健全、倉儲行業發展支持政策不到位、倉儲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統籌規劃;在微觀層面:基礎設施落后、機械化與信息化水平提高較慢;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轉型升級的任務還很艱巨;倉儲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
四、倉儲業未來發展展望
按照《商務部關于促進倉儲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倉儲企業應當轉變經營方式、完善服務功能、應用先進設備與技術、提升倉儲管理與服務水平,逐步在商貿物流體系建設中發揮基礎與支撐作用,在工商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發展庫存管理中心、加工配送中心的作用。我們認為,倉儲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未來將會重點向以下6個方向創新發展:立足于挖掘商業零售與連鎖超市供應鏈物流需求,倉儲企業將會在城市共同配送體系中發揮骨干作用;立足于挖掘電子商務的物流需求,倉儲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將會成為網絡零售的社會化倉儲配送中心運營商;立足于挖掘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物流需求,倉儲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將會在農批市場社會化物流平臺建設中發揮主體作用;立足于挖掘生產資料現貨市場與電子交易平臺的物流需求,倉儲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將會發展成為專業化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加工配送中心;立足于挖掘工商企業特別是中小流通企業的融資發展需求,越來越多的倉儲企業將會涉足金融倉儲業務;立足于挖掘工商企業供應鏈物流需求,倉儲企業通過轉型升級、資源整合與企業重組,將會向網絡化、一體化物流服務發展。
查閱全文,請登錄“會員專區”或與行業發展部聯系
聯系方式:010-660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