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
發布時間:2017-01-03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在2008年9月22日召開的“2008年中國倉儲業大會”上,中國倉儲協會發布了《2008年倉儲業發展綜合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2007年的倉儲業成為近些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在物流相關產業中也是發展最快的一種業態,倉儲業有望從此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
一、全國倉儲行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統計,2007年全國物流相關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4281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倉儲業固定資產投資額74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55%,從絕對值看,遠低于交通運業與貿易業,但從增長比例看,遠遠高于物流相關的其它所有業態。
對部分倉儲企業的重點調查表明,2007年倉儲設施、倉儲業務量與主營業務收入都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倉儲行業管理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對全國倉儲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二、2007年倉儲業發展的突出特點
一批綜合型物流公司加快了倉儲設施建設速度,一批運輸型、非資產型的物流公司調整發展策略、紛紛建設倉儲基地;倉儲地產業呈快速發展態勢,國際地產業的幾大巨頭加快了在中國建設物流基地網絡的速度,一些內資及民營企業也確定了發展的標桿與計劃,呈良好發展態勢;各地中小型倉儲企業資源重組、企業改制速度加快,企業組織形式與經營業態呈現多樣化,有些企業已經退出倉儲市場各地中小型倉儲企業資源重組、企業改制速度加快,企業組織形式與經營業態呈現多樣化,有些企業已經退出倉儲市場;倉儲企業的服務功能得到發展,一些企業的增值服務形成規模、創出了品牌;食品、危險品等專業性倉儲業引起業界重視,全國冷庫業務普遍“紅火”,全國危險品倉庫供不應求,各類現代冷庫發展很快,各大中城市危險品倉庫區紛紛由城內、近郊向遠郊轉移;國家物資儲備系統的倉庫更新改造提上日程,市場化經營的規模大幅提升,成為倉儲業發展的生力軍;2007年幾家大型連鎖企業在配送中心的發展上都有一些大的舉措,顯示出共同的發展趨勢。
三、倉儲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從2007年的發展情況看,倉儲業的突出問題與困難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一)倉儲企業的經濟效益仍然沒有根本好轉;(二)倉儲企業的整體形象還沒有根本性的轉變,仍然是倉庫管理者、商品保管者,還不是“配送中心”的運營者;(三)倉儲地產、倉儲服務企業與生產、流通企業之間在倉庫設施建設、倉儲管理、庫存控制、信息系統連結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組建方式等方面的分工、合作及其互信、矛盾與沖突是當前倉儲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之一;(四)危險品倉儲業的發展與管理亟待加強;(五)全國冷庫總容量增長也較快,但冷庫在建設、經營管理以及商業模式上存在許多問題。
四、倉儲業未來發展展望
關于倉儲業未來的發展,我們曾經做出兩個基本預測:3-5年內將是我國倉儲設施更新改造的高峰期,倉儲業務量與業務收入在08年前都會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長速度。根據對2007年發展狀況的分析,我們依然維持這兩個基本預測不變,相關趨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在倉儲設施建方面,未來幾年可能是倉庫設施建設的黃金時期,鋼結構的立體倉庫還將持續增加,大型冷庫與新型危險品倉庫也將不斷涌現;(二)在倉儲服務方面,隨著倉儲服務與經營的創新,更多的庫區將成為名符其實的配送中心,原材料、零部件配送中心、超市配送中心等各類專業化的配送中心將會逐步形成規模,宅配中心、文件保管中心等新型業態也將出現;(三)在倉儲業的組織結構方面,大中型物流公司會繼續建設與完善全國范圍的倉儲網絡,中小型倉儲企業的資產重組、企業改制還會繼續加快進行,新的中小倉儲企業也將不斷涌現,一些有追求的中小倉儲企業也會尋求與大型物流公司、或與其它地區中小倉儲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聯盟;(四)在供應鏈各環節的分工與合作方面,“蓋世理—沃爾瑪”、“寶潔--沃爾瑪”、“寶潔—第三方物司”、“安利”的“非核心環節外包、核心環節大手筆投入、倉庫半租半建”等經典合作模式,將會在業內發揮導向作用,生產流通企業物流外包的大趨勢不可逆轉,生產與流通企業將成為倉儲地產公司的客戶主體,物流公司“建庫自營”的模式會更加強化,非資產型的倉儲服務模式面臨嚴重挑戰,越來越多的生產流通企業與倉儲物流公司之間將會在磨合與創新中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
查閱全文,請登錄“會員專區”或與行業發展部聯系
聯系方式:010-660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