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與藥材質量的關系
發布時間:16-12-02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中藥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有效物質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質含量的高低與產地、采收季節、時間、方法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這方面早已被歷代醫家所重視。陶弘景謂:“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潤始萌,未充枝葉,勢力淳濃也。至秋枝葉干枯,津潤歸流于下也。大抵春寧宜早,秋寧宜晚,花、實、莖、葉,各隨其成熟爾。”李呆謂:“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睂O思邈亦云:“夫藥采取,不知時節,不以陰干暴干,雖有藥名,終無藥實,故不依時采取,與朽木不殊,虛費人工,卒無裨益?!泵耖g也有采藥諺語:“春采茵陳夏采蒿,知母、黃芩全年刨,九月中旬采菊花,十月上山摘連翹。”這些寶貴經驗,已被長期實踐所證實。天麻莖未出土時采之稱“冬麻”,質堅體重,質佳;莖已出土時采之為“春麻”,質輕泡,質次。所以適時采收可以提高中藥的質量。這些采收的理論是長期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由植物體的不同生長階段、藥用部分的成熟程度以及能采收的產量和難易所決定的。
確定中藥的適宜采收期,必須把有效成分的積累動態與藥用都分的產量變化結合起來考慮。而這兩個指標有時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顯著的高峰期,而藥用部分的產量變化不大時,此含量高峰期,即為適宜采收期。如薄荷的采收,一年兩次,第一次在小暑后大暑前(7月中下旬),主要供提取薄荷腦用;第二次在霜降之前(10月中下旬),主要作藥材用。實驗證明,薄荷在花蕾期葉片中含油量為最高,原油的含腦量則以花盛期為最高,而葉的產量又在花后期為最高。又如槐米是植物槐樹Sophora japonica L. 的花蕾,主含蘆丁(可達28%),如已開花、結果,則蘆丁含量急劇下降。當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與藥用部分的產量高峰期不一致時,要考慮有效成分的總含量,總含量達最大值時,即為適宜采收期。如牡丹皮5年生含丹皮酚最高,但同3年生含量差異并不顯著,且3年生者少兩個年周期,故可以3年生為最佳采收年限。在某些全草類藥材中,有效成分存在于各種器官中,而各器官中物質的積累在不同的發育階段又各不相同。所以,單憑一種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積累動態確定合理的采收期是不可行的。而對于除有效成分外,尚含有毒成分的中藥,應以有效成分總含量最高、毒性成分較低時,采集為宜。
更多知識信息,請聯系中倉協中藥材分會秘書處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