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高效配送發展論壇深度報道 (2019年10月17-18日貴州都勻)
發布時間:19-11-27 來源: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
針對城鄉配送中的焦點、難點,積極尋找破解之路,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和貴州省黔南州人民政府等單位于2019年10月17-18日在貴州都勻聯合舉辦“第十一屆中國城市物流發展大會”,并于17日下午、18日上午專門召開“城鄉高效配送發展論壇”,圍繞加快推進城鄉配送體系建設等進行研討與交流。為滿足參會代表及企業的需求,對本次論壇嘉賓演講內容進行整理、刊登。
(李大忠副主任)
貴州省商務廳原常務副廳長、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原會長、貴州省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李大忠,以《貴州省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試點探討》為題發表演講。首先從九個方面介紹了貴州物流業發展現狀,認為貴州物流業得到了持續穩健的發展,已經成為貴州支柱產業之一;李主任指出貴陽市、黔南州開展的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試點工作正在扎實有序的推進,己經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李主任重點分析了目前貴州城鄉高效配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貴州農村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二是鄉村物流配送基礎設施仍然薄弱、三是鄉村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低、四是鄉村物流配送成本較高、五是鄉村物流配送市場主體實力弱、六是鄉村物流配送人才缺乏。李主任強調要學習借鑒發達省區城鄉高效配送成功經驗、先進模式;要承認差距,不甘落后,就一定能克服困難,獲得成功。
最后,李主任對扎實有序、富有成效的開展城鄉高效配送試點提出七點寶貴建議:一是深入學習,提高認識,增強參與試點的責任感、使命感;二是科學合理的制定并強力實施落實《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城鄉高效配送規劃》;三是繼續加強和完善城鄉高效配送基礎設施建設;四是著力培育城鄉高效配送市場主體;五是加大探索貴州城鄉高效配送模式創新;六是齊抓共管,協同配合,形成強勁的政府引導合力;七是加大資金、政策支持,為專項行動提供強力保障。
(陳會澤處長)
吉林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陳會澤,以《城鄉高效配送的吉林實踐》為題,從“怎么看”“怎么干”“怎么樣”三個方面介紹了吉林省的經驗。陳處長認為,城鄉高效配送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擴大農村消費的重要支撐、是推動農村流通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工作步驟上,陳處介紹吉林省按照“小切口、大縱深,整體面上推進”的思路,選取具有代表性地區和縣(市),縱向先期探索一套方法路徑或模式,而后橫向分步拓展,帶動全面發展;按照建網絡、重運營、強管理三位一體推動模式,同時,把省、市、縣三級捆在一起;把商務、交通運輸、郵政等多個部門捆在一起;把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捆在一起,形成合力,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形成多方聯動、同頻共振工作格局。
最后,對于城鄉高效工作,陳處強調在工作指導上,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結合各地條件,因地制宜,謀劃工作落實;在工作謀劃上,一定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防止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工作力量上,一定要形成合力,同頻共振,防止形聚神散;在工作協同上,一定要發揮市場和政府的雙重作用,避免單打獨斗;在工作著力上,一定要聚焦突出問題,破解發展難題。
(李洪雨)
阿里集團菜鳥鄉村事業部網絡運營負責人李洪雨,以《千縣萬鎮一張網》為題,分享了阿里集團助力鄉村振興的戰略布局和主要做法。李總首先介紹了阿里整合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加上菜鳥共6家快遞公司成立一家菜鳥控股的新公司,縣、鄉、鎮以加盟的形式加入。以統一分撥、統一支線配送、統一操作系統、統一服務標準、統一服務站點的方式布局縣域鄉村,形成千縣萬鎮一張網。目前,這張網已覆蓋了9個省120個縣域,計劃2020年覆蓋500個縣,2021年覆蓋1300個縣。
對于農產品上行,李總重點介紹了通過淘寶平臺的村播模式,以及讓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美名遠揚的百靈鳥計劃。李總指出村播是農產品的直播、互動,百靈鳥計劃是發現農產品,二者結合就是建立農產品尋源網絡,推進商流物流無縫銜接,賣貨、運貨、送貨“一條龍”服務。
(王明光)
山東樂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光,以《整合資源提高城鄉配送效率》為題,分享樂物的生鮮集采共配模式。王總首先介紹了樂物的“上下左右”模式,“上”即線上訂單、“下”即線下倉配、“左”即基地(農產品的種植、養殖)、 “右”即客戶(大型團餐、社會餐飲、生鮮連鎖超市)。
王總重點介紹了高效整合三鏈合一即整合產業鏈、優化供應鏈、重構價值鏈。整合產業鏈就是通過信息、資金、物流、增值服務等整合區域性食材產業鏈;優化供應鏈就是通過對生產商、供應商、倉儲、分銷渠道、配送運輸等進行科技化、數據化、協同化的整合、優化,完成基于倉配一體化的供應鏈升級突圍;重構價值鏈就是通過RFID智能周轉器具循環共用服務、基于大數據智能倉庫儲位系統服務、食材全程防偽追溯公共服務、綠色物流城市共同配送第三方服務、智慧云平臺移動應用服務、商家數據服務等完成由差價時代向服務價值鏈的轉型。最后,王總通過安氏農業的案例分享,具體介紹了樂物基于移動科技的一站式服務。
(貢立召)
吉林大安市立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貢立召,以《大力推進資源整合不斷提升城鄉物流配送效益》為題,介紹立達物流發展農村末端配送的模式。立達公司構建了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在全縣規劃了南、北兩條城鄉物流專線,用2臺大車承擔從市區到鄉鎮的配送,用18臺小車承擔鄉鎮到村屯的配送,實行“定時、定點、定線路”的“公交化”運營。同時,依托現有的零售門店或電商體驗店,疊加網點的增值服務功能,供銷超市、農村電商點、物流配送點、收發快遞點、信息金融點、客運服務點進行整合,即“六站融合、一站多能”,開展面向村屯農民的“網定店取”“網購自提”等末端配送及農產品快遞業務,增強農村配送網點的持續發展能力。
(張海生)
“美團點評”快驢事業部倉儲與配送部運營總監張海生,以《美團生鮮集采共配》為題,從規模與現狀的具體數據入手分析總結生鮮市場的四大痛點:市場體量大發展傳統落后、中間價格多價格不透明、采購效率低無法一站式購齊、供應不穩定品質穩定性差;張總認為生鮮市場規模大急需巨頭玩家進場整合,美團用4個月的時間建了37個倉積極搶占市場;張總從供給側數字化、物流側智能化兩方面介紹了美團的生鮮產業鏈布局,面對商戶的多種需求(新鮮優質且低價、貨源及品質穩定、透明便捷交易、溫控配送服務、高效售后服務),美團建立了給產品、服務、管理、信息賦能,基于大數據、根據店鋪類型、餐品的食材采購預測與推薦、食材采購與配送一站到位的美團生鮮供應鏈體系。
(袁霞)
四川八界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袁霞,以《經銷商如何做統倉統配》為題,結合自己的經歷向大家分享了“經銷商如何做統倉統配”。袁總認為經銷商做統倉統配服務是靈魂;她指出數據分析非常重要、倉庫的選擇要謹慎、商品結構搭配要合理;最后對大家非常關心的如何盈利問題,袁總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一是做好財務預算管控;二是戰略性投入不要過大;三是實施精進管理;四是定位于城市配送,而不是商超配送;五是精選優質客戶,及時淘汰劣質客戶。
(吳巍)
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物流儲運部長吳巍,以《醫藥物流城鄉沉降發展策略》為題,分析了醫療環境與醫藥政策的變化,介紹了城鄉醫藥物流資源的現狀。針對醫藥物流零散狀態明顯,大型醫藥企業進入成本偏高,政策瓶頸依然存在;配送資源各自為政,浪費資源;溫濕度要求較高的藥品存在的藥品安全與質量風險;未來訂單集合、倉配集合、信息化融合,渠道更加扁平化等突出問題,吳部長從四個方面提出了改善策略:一是第三方醫藥物流專業化,實現代儲代配,從產品資源到物流資源得以集中與優化。返回路線集合適合裝載產品,提升配送效益;二是搭建多倉聯動的模式,快速貼近市場,提升物流效率與產品市場競爭力。根據產品分布數據,提前存至相應市場,加快產品周轉率;三是產品下沉,物流下沉,資金下沉,加大了企業資金風險,應增大供應鏈金融介入空間;四是物流資源的下沉,為“一票制”實行創造條件,使醫藥物流成本得以更大的優化。最后,吳部長介紹了貴州益佰制藥在物流數字信息化建設提升倉配效率方面的經驗。
(王洪杰)
淄博萬夢眾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總監王洪杰,以《“綠色運力+城鄉高效配送”一體化新模式》為題,介紹了周村產業現狀(2000余家家具企業、300余家窗簾、600余家電熱鍋生產企業)和配送痛點(三輪車為主、污染環境、危害交通安全、影響城市形象),重點分享了萬夢眾創打造的“綠色運力+城鄉高效配送”一體化新模式,即通過60臺各類型新能源配送車輛、3000平方高標倉打造的城鄉配送實體支撐體系;通過園區+配送中心+網點的三級配送網絡和省內、省外的網絡布局;通過足不出戶貨發全國的迅鷹城配智慧平臺系統服務客戶800余家、批發市場共同配送服務客戶100余家。目前,萬夢眾創已經實現現有區域配送網絡覆蓋率60%、年配送貨物10萬噸、配送費用整體降低20%-30%。
(褚曉軍)
江蘇豐縣交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褚曉軍,以《搶抓機遇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城鄉高效配送發展新思路》為題介紹經驗。褚總認為,農村物流的關鍵是建設發展縣鎮村三級物流網絡,形成全覆蓋的配送體系;如果企業單一靠物流配送收費來運營,很難長期經營下去。豐縣交通物流公司采用打造本地品牌020生活超市和020農資超市在縣鎮村實行超市加盟新零售模式,輔以設置物流配送點搭建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通過商品批發產生的利潤以商養運,保障農村物流長期發展。到目前為止,豐縣現已建成并運營:6000平方農村物流配送中心1個;城區快遞收發點6個;鎮區快遞配送點24個;村級加盟生活超市67家;農資超市380家;實現了縣鎮村三級物流網絡全覆蓋。
(沈紹基)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紹基,以《城鄉高效配送的焦點、難點與破解思路》為題發表自己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沈會長認為,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要聚焦五大重點,即圍繞四大重點需求(非連鎖零售門店的共同配送、貨運或批發市場統一配送、城市末端共享配送、縣及縣以下往返配送)、培育一批骨干企業;要認清三大難點,即分散的貨主與貨源、如何共享倉配資源?分散的門店與采購單位、如何接受集中供應與配送?如何快速提高全社會的統一配送規模?
圍繞五個焦點,如何突破三大難點,沈會長提出了“一條哲學理念”(把握“統一與開放”“集中與分散”的主要矛盾,認清“從統一到開放再到統一”“從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螺旋式發展的規律,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達到計劃經濟的效果)、“兩種思維”(供應鏈思維、互聯網平臺思維)與“六字箴言”(整合、疊加、共享)的總體思路。最后,沈會長從近年來各地與各類企業試點經驗中提煉出若干有效對策:
非連鎖零售門店的共同配送:追求的目標是百貨店、購物中心、社區店等各類單體零售門店經營品種的70%左右由專業企業統一配送,特殊商品由供應商直送,目前的對策包括: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社會化;原批發(經銷)企業完善倉配功能、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變;新建供應鏈平臺、發展統倉共配;公共倉儲或配送企業倉配一體化服務,等。
零擔貨運或農批市場統一配送:追求的目標是零擔專線進城的貨物(2B或2C)、批農市場供應機關團體學校(2B)的食品由專業企業統一配送,目前的對策包括:由市場的開辦企業統一組織;零擔專線企業或商品經營者聯合組建配送公司;新組建專業化的配送企業,或公共配送信息平臺,等。
城市末端共享配送:追求的目標是方便消費者,節省各快遞公司的成本。目前主要是:菜鳥驛站,智能自提柜,等。
縣及縣以下往返配送:追求的目標是各類資源的合作,門店與個人商品、生活與生產資料的疊加,工業品下行與農產品上行一體化運營。目前的對策包括:原“萬村千鄉”工程留下來的農村配送中心;原農資公司轉型、擴展業務;原報紙發行站轉型、擴展業務;郵政牽頭、聯手各快遞企業組建專業公司;企業+基地的生鮮品集采配送;新開的貨運班車,等。
骨干企業的構成與培育:追求的目標是4個方面重點需求分別選擇、支持1-3家專業化配送企業。盡可能地從現有的全國性、區域性、本地企業中選擇;引導全國性企業與本地企業的合資合作;縣以下各方面主體必須聯合;在沒有合適的現有企業情況下,優先考慮開辦“平臺”。在資金支持方式上,不贊成先給錢,提倡“先建設、后獎勵”。